一、物种论述
灰背伯劳是常见的一种伯劳鸟,别称灰鵙、蓝尾欧鸲等,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鸟纲、雀形目、伯劳科、伯劳属小型鸟类,有灰背伯劳指名亚种和灰背伯劳印度亚种2个亚种,广泛分布于亚洲南部、东南部等地,已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二、形态特征
灰背伯劳是一种中型鸟类,嘴形大而强,上嘴先端具钩和缺刻,略似鹰嘴;翅短圆,通常呈凸尾状;脚强健,趾有利钩,跗部被盾状鳞片;尾长,凸形;雄鸟额基、眼先、眼周至耳羽黑色,头顶至下背暗灰色,腰羽灰色,中央尾羽近黑色,外侧尾羽暗褐色,额、喉白色,颈侧略染锈色;雌鸟羽色似雄鸟,但额基黑羽较窄,眼上略有白纹,头顶灰羽染浅棕,尾上覆羽可见细疏黑褐色鳞纹。
三、分布范围
灰背伯劳广泛分布于亚洲南部、东南部等地,我国甘肃、宁夏、青海、陕西、四川、贵州、西藏、云南等地均有分布,国外分布于印度、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老挝、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等地,巴基斯坦可能也有分布。
四、生活习性
1、环境:灰背伯劳喜栖息在平原至海拔4000米的山地疏林、灌丛和林缘,尤以农田、农舍等附近最常见,通常站立在树木、灌丛或电线杆的顶端,单独或成对活动。
2、食性:灰背伯劳是肉食鸟类,性凶猛,主要以蝗虫、蝼蛄、蟋蟀、金龟子、蚂蚁、象甲虫等昆虫及鸟类、蜥蜴、蛙类、鼠类等为食,偶尔也吃少量杂草、草子等。
3、繁殖:灰背伯劳在小树或灌木侧枝上营巢,巢呈杯状,繁殖期5~7月,每窝产卵4~6枚,孵化期14~16天,幼鸟孵出后由亲鸟共同喂食,14~15日龄后离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