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发而皆中节之和)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您好,今天芳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发而皆中节之和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这句话体现的哲学观点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统一性,指对事物应该通过对规律的约束和把握而后达到个性的最大发挥的和谐平衡状态。
3、故君子慎其独也。
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5、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6、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7、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8、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9、白话释义: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10、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11、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12、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13、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
14、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15、扩展资料写作背景:《中庸》出自《礼记》,原本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三十一篇。
16、《礼记》原名《小戴礼记》,又名《小戴记》,由汉宣帝时人戴圣根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编而成。
17、宋代以前,学者皆主张《中庸》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子思所作。
18、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子思作《中庸》。
19、”李翱《李文公集·复性书》:“子思著《中庸》四十七篇,传于孟轲。
20、”朱熹《中庸章句·序文》:“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
21、”自宋代开始,有学者主张《中庸》是子思与秦汉之际的儒者杂述而成。
22、欧阳修《问进士策》:“问:礼乐之书散亡,而杂出于诸儒之说,独《中庸》出于子思。
23、子思,圣人之后也,所传宜得其真,而其说异乎圣人者,何也?”叶适《习学记言序目·文鉴三》:“汉人虽称《中庸》子思所著,今以其书考之,疑不专出于子思也。
24、”清人认为《中庸》非子思所作的也不乏其人,特别是崔述,在其《洙泗考信录》卷三中提出了三条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25、文章简介:《中庸》一书,共三千五百多字,按照朱熹的分法,分三十三章,四大部分,传的是自上古大圣以来的儒家道统心法,其内容涉及为人处世之道、德行标准及学习方式等诸多方面。
26、第一章到第十九章的内容着重从多个角度论述中庸之道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27、第二十章承上启下,从鲁哀公向孔子询问处理政务的方法一事着手,通过孔子的回答指出了施行政事与加强人自身修养之间的密切关系,并进一步阐明天下通行的五项伦理关系、三种德行以及治理国家的九条原则。
28、在此章的最后引出全书后半部分的核心“诚”,并强调要做到“诚”的五个具体方面。
29、第二十一章到第三十三章的内容,便是围绕“诚”来展开的。
30、《中庸》第一章(“天命之谓性”)是总纲,但这个总纲却是子思表述出来的,并不是孔子原话。
31、此下第十二章(“君子之道费而隐”)和第二十一章(“自诚明谓之性”)都是每个部分的纲领。
32、但恰恰也都是子思说的,而引用的绝大部分孔子的原话,反而是用来解释、例证这些纲领的。
33、也就是说,如果援用“经—传”的结构来理解,《中庸》里具有“经”的地位的话,都是子思说的;而孔子的话反而只有“传”的地位。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发而皆中节之和)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发而皆中节之和)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