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或科幻电影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超现实的设定,甚至违背当前的科学认知。那么,这样的科幻作品还算是合格的科幻作品吗?

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大概首先得搞清楚科幻作品的价值意义是什么,以及科技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大师口中的“软硬科幻” 到底是什么  第1张
《流浪地球2》

科幻的独特价值:探讨科学相关问题

无论是科幻小说,还是科幻电影,显然都属于艺术作品。艺术的表达往往是复杂的,并且采用各种手段来支撑其表达的主题。

就科幻而言,它的独特价值就在于能够探讨与科学相关的问题,比如人类与科技的关系;科技的发展可能带给人类怎样的未来;在科技的反衬之下人类如何看待自己;甚至包括在科技背景下突显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科技背景下映射出的极端的人与人的关系。

在这些主题中,科技可以是故事发生的舞台,可以是推进故事的关键道具,也可以是故事的主角本身。

我们能要求话剧舞台上的每件道具都是真的吗?我们能要求凡高或毕加索的每幅画作都必须是世界的真实写照吗?我们能要求《三国演义》中的关二爷把温酒斩华雄的功劳还给历史上的孙坚吗?

为什么我们可以对所有其他艺术形式都很包容,却唯独对科幻不能包容呢?

或许,这恰恰是因为我们还不够了解科学,不理解科学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与界限。

科学与现实之间:体系的自洽与逻辑才是美之所在

在数学中,有一个分支称为群论。

在群论中,你可以重新定义一种运算为“加法”,相应地再去定义“减法”“乘法”“除法”。

无论这些运算看起来多么莫名其妙,它们还是可以形成一个完备自洽的“运算体系”。

更容易理解一些的例子是非欧几何。在欧氏几何中,两条平行线没有交点,这是不变的公理。

然而,如果两条平行线一定有一个交点呢?如果两条平行线一定有两个交点呢?这些看似“胡言乱语”的话,却诞生了非欧几何这样的伟大数学分支。

事实上,在类似地球表面这样的球面上,两条经线就是两条平行线,而它们在南极和北极一定有两个交点。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比具体的科技知识更重要的,是体系的自治与逻辑的严谨,而这才是真正的“科学之美”所在,也是科幻作者在创作中所追求的。

事实上,很多科幻大师都写出过在科学知识方面离经叛道的作品,其中我最欣赏的就是库尔特·冯内古特的科幻小说《猫的摇篮》。

他在这部小说中幻想了一种“9 号冰”,是故事得以推进的重要线索。它一旦与水接触,就会让周围越来越多的水自动结冰。

实际上,水的确有多种相态,其中也的确有“第 9 号冰”,但是却要在极端的实验室条件下才能存在,也不具备那种神奇的“传染性”。而冯内古特赋予9号冰的这种古怪特性,倒是很像“过冷水”在遇到结晶核时扩散结冰的现象。无论如何,恐怕没有哪位读者会去跟冯内古特讨论 9 号冰的科学合理性问题。

软硬科幻之争:“硬”的主题不妨“软”的工具

当然,这种“科学的失真”需要把握一个恰当的度。就好像我们胡乱涂抹出来的一幅画与莫奈的印象派作品之间还是有着本质差别的。

如何算是会让读者反感的伪科学?如何又算是会让读者会心一笑的“架空科学”?这恐怕是对科幻创作者自身科学素养的极大考验。

其实,搞清楚了科技在科幻作品中的地位与作用,“软硬科幻”之争也就大可不必了。

无论作品中的科技是否存在于现实世界中,无论作品中的科技是宇宙物理还是种花种草,其实它们都只是为作品主题服务的工具。

一位好的科幻创作者更看重的一定是他想要表达的主题,而不会是为了这个主题而选用的工具。无论科幻作者被读者划分为“硬”还是“软”,他们内心大概都不会认同这种划分。

科幻的软硬之争很可能还取决于其他一些硬性条件,比如某一篇科幻小说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对于某一位读者而言是陌生还是熟悉。

以我曾经写过的一篇生物技术主题的科幻小说《画骨》为例,我所收到的反馈就很两极化:不懂神经科学的读者通常都把它当成了硬到家的硬科幻,但是学过神经科学的读者却会觉得它的科幻硬度指数远远不如太空歌剧。

再比如大刘的《三体》,在我们大多数没学过太多物理学的人看来是硬科幻的典范,但是在专门研究物理学的人看来则是漏洞百出。

说白了:你觉得一部科幻很硬,大概率只是因为你不了解这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