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渡荆门送别翻译扩写(渡荆门送别翻译)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您好,今天芳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渡荆门送别翻译扩写,渡荆门送别翻译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2、”十字勾勒出了荆门的地理形势和壮阔景观。
3、这里的写景,角度是移动着的,而不是定点的静的观察。
4、这从“随、尽、入、流 ”四字体现出来 。
5、因此这两句诗不仅由于写进“平野”、“大荒”这些辽阔原野的意象,而气势开扩;而且还由于动态的描写而十分生动。
6、大江固然是流动的,而山脉却本来是凝固的,“随、尽”的动态感觉,完全是得自舟行的实际体验。
7、在陡峭奇险,山峦叠嶂的三峡地带穿行多日后,突见壮阔之景,豁然开朗的心情可想而知。
8、 李白《渡荆门送别》赏析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9、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10、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11、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2、 赏析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隔江与虎牙山对峙,战国时属于楚国。
13、 李白在蜀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
14、二十五岁;他开始远游长江,黄河中下游各地。
15、这首诗即是他出蜀远游时所写。
16、诗题为《渡荆门送别》,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诗别裁》)。
17、看来此论未免欠妥。
18、送别,并非写诗人送别同舟人。
19、从本诗最后两句可知,原来“送别”所指,是指“故乡水”送别诗人。
20、近人俞陛云亦说:“末二句叙别意,言客踪所至,工水与之俱远,送行者心亦随之矣。
21、”(《诗境浅说》) 这首诗是借景抒情之作。
22、构思巧妙。
23、脉络井井有条,结构波澜起伏,颇有层次。
24、 开头两句是总叙,陈述诗人离开家乡,千里迢迢,乘船渡过荆门。
25、来到古代楚国属地漫游。
26、“渡远”,是“远渡”的倒写。
27、“来从”,是来作之意。
28、看来这两句并不是什么惊人之笔,但它与以下诗句都密切关合,丝丝相扣,具有穿针引线、贯串全诗的重要作用。
29、 “山随平野尽”以下四句,是倒叙。
30、“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是写诗人坐在船上,举目所见地面上的景色变化。
31、这两句所写,容量很大。
32、有阔大的空间的立体感和漫长时间的行进感。
33、它写诗人从四川乘船,沿着长江,顺流而下,穿过蜿蜒起伏,千姿百态、高耸入云的三峡。
34、来到辽阔的湖北平原,高山峻岭逐渐消失,随着山势的变化,滚滚奔腾而来的长江,也渐渐平静下来,在广阔的原野上,缓缓东流。
35、它用高度凝炼的语言。
36、极其概括地写出了诗人整个行程的地理变化。
37、这两句,与杜甫的“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两句诗,同为佳句,却各尽其妙。
38、所不同的是,李白的两句诗描写的是白天的景致,杜甫的两句诗描写的是夜晚的景色,李诗是“行舟暂视”,杜诗是“停舟细观”(王琦《李太白文集》辑注),并无优劣可分。
39、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俩句,是描绘太空的夜景,诗人坐在船上,抬头遥看万里长空,只见一轮明月,犹如天上飞下的明镜,皎洁澄澈,普照大地,那飘荡在碧空的朵朵彩云,忽而连结在一起,由于折光的作用,便构成了非常壮观的海市蜃楼的幻影。
40、这两句都是用鲜明的形象作比,描绘太空的迷人景致,表现出诗人的丰富想象力。
41、对于“月下飞天镜”一句,有人解释说:月亮映入江水,好象从空中飞下的明镜。
42、这种训释,似乎失于确当。
43、“月下飞天镜”,诗意异常明显。
44、即月亮从太空运转而下,就好象从天上飞下的明镜。
45、这里并无“月亮映入江水”之意。
46、辛弃疾词写道:“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47、”(《太常引》)他把月亮比作从天上飞下的明镜,与李白诗意完全相同。
48、俞陛云说:“五六句写江中所见,以天镜喻月之光明。
49、以海楼喻云之奇特,惟江天高旷,故所见如此。
50、若在院宇中观云月,无此状也。
51、”(同上)见解非同凡响,不失为的评。
52、 最后“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俩句,紧扣“送别”的诗题,与开头两句写诗人离蜀远游的诗意遥相呼应。
53、李白五岁后至二十五岁之前,都是在蜀度过的。
54、他酷爱故乡的山山水水,对故土产生了浓厚的感情。
55、诗人突然别离家乡到异地远游,自然会产生惜别之情,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离情别绪”吧。
56、这两句诗的妙处在于,明明是诗人有离乡惜别的情思,而又不直说,反而采用拟人化手法,说“故乡水”对自己怀有深情,不辞劳苦。
57、从四川一直送他到荆门外,即“万里送行舟”。
58、采用这种拟人化的手法。
59、比直抒胸臆,陈述离乡之情,显得更曲折含蓄,更有诗味和情趣。
60、 总之,这首诗在艺术上是比较成功的,写得曲折含蓄、波澜起伏,忽而写地面上的山光水色,忽而写太空的奇异景象;忽而写白天对山峦起伏、江流奔腾的大自然的欣赏,忽而又写夜晚对太空景象变幻的享受。
61、最后才用拟人化手法,曲折含蓄地表现诗人离乡惜别的情思。
62、我们透过诗人对大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和欣赏,就能体会到青年诗人刚刚走向社会的那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及其兴致勃勃的无穷活力。
63、尤其“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逼真地描写出诗人乘船穿过三峡,崇山峻岭,逐渐消失在广阔的原野上;汹涌澎湃的万里长江,随着山势的消失,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缓缓东流……诗人就使用这种白描的笔触,淡淡的色彩,描绘出一幅非常真实的山水画卷,给后代人们留下了领略不尽的审美感受。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渡荆门送别翻译扩写(渡荆门送别翻译)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渡荆门送别翻译扩写(渡荆门送别翻译)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