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都在关注“后市怎么看”?金梓才、周应波、侯振新、高远碰撞最新观点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财联社9月10日讯(记者 吴雨其)2023年已过大半,A股未来的行情仍让人捉摸不透。立足当下,如何理解后市的市场环境?投资主线和驱动因素有哪些?目前市场还在波动,这种波动是如何产生的?未来会有什么变化?
前不久,猫头鹰研究院邀请了财通基金副总经理金梓才,运舟资产董事长投资总监周应波,睿远基金公募混合资产投资管理部总经理侯振新,以及长信基金研究总监高远为投资者们讲述了其中的关键,共同探讨未来一年中国经济资本市场面临的挑战。
财联社精选了各投资总监的部分金句和观点,以飨读者。
1. 周应波:目前我们处在一个经济结构转型的末尾阶段,已经不再是起点,而是尾声。从今年的三季度开始到年底,应该是过去三年熊市的一个转折点。
2. 高远:指数面临下行趋势,公募基金收益率下降,中长期股市仍有吸引力,但短期需等待。
3. 周应波: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尤其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需要依赖技术创新来推动发展。
4. 金梓才:投资策略可以考虑寻找有一定安全边际的公司或在技术迭代能力上较强的公司。
5. 侯振新:超额储蓄对于满足个人需求更为重要,社会融资可能有助于恢复信心,但对于整体消费的推动作用有限。
6. 高远:政策的出台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可能会比大家预期的慢一些,但政策总归会出台,政治局会议已经对政策做出了明确的定调。
以下是部分圆桌对话实录:
主持人:近期市场波动让投资者始料未及,不仅令监管层和高层措手不及,而且也让我们对中国市场的未来走势感到困惑。经过一年的观察,我们发现整个经济的动能并没有像去年10月那样强劲,出现了一些引人担忧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难题,也包括了一些困难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为什么目前市场形成了这样的格局?请周总发表看法。
周应波:为什么市场形成了目前这种格局?实际上,市场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格局,因为它一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基本面、资金流动和情绪因素。股票市场的价格既反映了当前的利润增长情况,也反映了长期估值水平。目前市场的情况反映了人们对中长期人口社会发展模式的不同观念,投资者对这些因素有不同的解读。
长期持续盈利能力的假设出现了混乱,导致许多行业的中长期估值出现了波动。这种波动可能比短期盈利增长速度更加重要,因此我们需要等待市场情况变得更加清晰。
至于短期因素,地产行业在过去的两三年里经历了正常的下行周期。十多年前,中国的房地产产业链在整个市场中所占比例开始下降,而新兴产业的份额逐渐增加。不过,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
无论是从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比的角度,还是以钢材为例的螺纹钢和板材的用量情况看,这两年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在经济结构和全球出口份额中都得到体现。与此相对应的是,地产和基建等行业走到了历史的顶点,开始走下坡路。十几年来,中国经历了经济大类的加杠杆过程,现在又开始收杠杆,这给许多主体带来了不少痛苦。
现在我们处在一个经济结构转型的末尾阶段,已经不再是起点,而是尾声。由于外部美联储加息和疫情等因素的影响,这个阶段显得相当艰难。但就大类部门而言,对于中国制造业和科技产业的发展来说,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金融和政策环境。因此,在短期基本面数据差一些的同时,也没有必要过于悲观,因为结构上已经明显体现了转型特征。
至于市场方面,除了基本面之外,外资流出和国内投资者保守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放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是一个周期性变化,我相信从今年的三季度开始到年底,应该是过去三年熊市的一个转折点。
主持人:请高总谈一下整个经济的脉络,以及如何思考这个问题。
高远:去年底,市场过于乐观,实际情况是中国和美国库存较高,尤其因疫情需求疲弱,中国需积极去库存,这过程正在进行中,但尚未完成。工业库存接近底部,但价格问题仍存在。预计主动去库存可能在明年第一季度结束。
6月后,一些商品和工业品价格上涨,一些行业库存已降至较低水平,供需有所改善。尽管指数下跌,经济需求未恶化,甚至微幅改善。
贬值预期对市场产生压力,但可能性减小。尽管内部指标未见好转,但风险得到控制,房地产问题正受到应对。
指数面临下行趋势,公募基金收益率下降,中长期股市仍有吸引力,但短期需等待。
主持人:对于债券市场,您认为长期债券、短期债券、信用债的未来走势将如何?地方政府偿债、1.5万亿元特殊目的载体(SPV)的足够吗?房地产债务是否存在潜在风险?您可以结合您对债券市场投资的经验,给大家阐述一下吗?
侯振新:当前来看,宏观经济已经显示出见底的迹象。从6月中旬开始,高频指标没有进一步下行,这是综合所有可收集的宏观数据得出的结论。
在这种情况下,政策积极性明显增加,我认为宏观经济已经基本企稳。至于债券市场,今年肯定是债市的牛市。债券的估值对我们的投资非常重要,无论是股票还是债券,估值在投资中都占据核心位置。目前债券的估值主要看收益率水平,与历史相比,名义利率处于较低水平。
利率的定价与经济增长和通胀等因素变化有关,我们目前的名义利率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并不高,但实际利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因为国外的通胀水平较高。
全球经济增速仍在下降,这是一个趋势不会改变的事实。从长期角度来看,中国的利率水平确实不高,所以我认为债券具备投资价值。至于期限选择,短期债券的定价与资金面相关,而长期债券则更受经济基本面和预期的影响。目前长期和短期债券的期限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主持人:请谈谈目前AI的现状以及未来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投资机会。
周应波:近年来,投资重点放在上游,但技术创新仍然至关重要。中国过去是全球经济的主要推动力,但现在增长放缓,需要依赖技术创新。然而,技术发展不是线性的,充满不确定性。
举例来说,特斯拉的电动车出现前,电动车的前景存在分歧。预测和规划技术发展并不容易。现在,AI技术虽然波动大,但潜力巨大。
目前正处于新技术发展的初期,热情退却,但长期影响仍低估。AI技术是纯软件,不受硬件制约,每周都在发展。全球产业链在支持下发展迅速。
对于国内的情况,我认为不需要过于悲观。因为国内已经在短时间内迎头赶上,从初始阶段迅速发展到了3.0到3.5的水平,而且在年底可能接近3.5。另外,国内的监管态度也将逐渐变化。历史上,新能源汽车经历了类似的过程,监管一开始强调安全和合规,然后会有政策推动行业发展的变化。国家正在摸索如何监管这个新兴行业。
总之,我认为从现在到今年年底,我们应该开始关注这个行业的基本面。由于这是一个纯软件行业,因此不需要等待太久。到了四季度,我们可以再次评估国内模型的应用情况,然后选择一些方向和个股。根据我了解,国内一些早期进展较快的模型公司在收入方面已经实现了显著增长,从过去几乎没有到5亿到10亿,有些甚至可能达到20亿到30亿。虽然精确的预测仍然有难度,但我认为未来几个月将是需要密切关注的时期。
在二级市场投资上,需要关注基本面,AI行业发展速度快,需要密切关注应用情况,某些公司已经取得显著进展。未来几个月将是关键时期。
金梓才:国内的企业在AI领域具有一定优势,特别是在Transformer架构等底层技术方面已经很成熟。尽管在年初,许多互联网公司可能没有将重点放在这方面,但现在有了明确的方法和资金投入,我们相信时间是有利的。
国家不会错过引进如此重要技术的机会,因为错过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举个例子,美国可能只需要几个人完成某项任务,而在国内可能需要二三十个人,这导致了生产力效率的差距。因此,对于这方面的投资非常重要。虽然目前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波动较大,但有两种投资策略可考虑。
一种策略是寻找那些有一定安全边际的公司进行投资。另一种策略是找到在技术迭代能力上较强的公司。我们相信这个机会将持续存在至少十年,今年并不仅仅是炒股票或关注业绩的一年。
从美国的角度来看,虽然今年可能还在摸索中,但明年开始,我们已经看到像Oracle和Amazon等公司开始加大在云计算领域的投入。在国内,阿里和腾讯也将在云计算领域加大力度。因此,云端应用有很大概率成为未来的趋势。
我们认为,从应用角度出发,应该从相对简单的场景开始,逐渐扩展到更复杂的场景。我们更加关注软件方面的发展,相对于硬件,如机器人等,软件应用可能会更早取得进展。特别是在办公软件等相对简单的场景,我们有着明确的认知。
主持人:社融的走势如何?如果社融失效了,那有什么指标是有效的?
侯振新:社融的重要性在当前位置下降了。目前,超额储蓄量非常大。以前,当你需要购房时,你会贷款购房;企业需要扩产时,也会通过贷款来扩产。
在当前情况下,特别是个人消费效应,超额储蓄对于满足需求的肯定是个人化的。单看社会融资对于消费的制造意义可能是恢复了一些信心,人们对新预期的稳定和对疫情的重新认识有所好转。虽然过去可能有第二波疫情,但现在我们看到很多人不戴口罩,这样的人数占绝大多数。
从季度数据来看,边际消费倾向由一季度的62%上升到二季度的64%,所以对于单纯投资消费来说,社融的意义可能下降了。对于企业来说,技术是最重要的推动力量,推动经济进步。社融解决不了一些问题,企业需要更多的股权融资和资本发展。上市公司的融资量也越来越大,如可转债、定增和IPO等。因此,从历史上来看,社融的指导意义不总是有效的,而且在今天来看,其指导意义也在下降。
主持人:从724政治局会议到825,市场经历了一个月左右的过程,开始变得不那么热烈,甚至衰退。这可能是因为政策的落地低于预期,有一些政策还没有出台。对于政策是否会出台,以及哪些政策真正需要出台,我们还需要高总进一步解释。
高远:政策确实在逐渐出台,只是步骤比大家预期的慢一些。政策出台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比如认房不认贷政策是为一线城市做铺垫的。政策步骤相对较多,所以可能会慢一些。但我相信这些政策总归会出台,因为724政治局会议已经对政策做出了明确的定调。为什么大家对这些政策如此期待?我认为根本原因是目前政策给人的信心还不够。
一些人认为出台印花税,但从多年的经验来看,印花税只是一次性的影响,不是长期影响。如果从政策的中长期考虑,吸引中长期资金对市场波动是有好处的。现在很多资金方的自身KPI是一年考核,所以投资决策也容易受一年考核的影响。
然后对于房地产这个问题,我之前已经简单提到了一点,即明确了认房不认贷政策。这意味着可以购买房产而不必依赖贷款。对于一线城市的政策选择,如果连市区都能放宽认房不认贷政策,我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举措。因为一旦实施认房不认贷政策,将会刺激改善性的购房需求,增强市场信心。
来源:财联社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都在关注“后市怎么看”?金梓才、周应波、侯振新、高远碰撞最新观点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都在关注“后市怎么看”?金梓才、周应波、侯振新、高远碰撞最新观点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