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已经逐渐成为大家网络社交聊天中的一种习惯,但表情使用不当也有可能惹上官司。近日,江西法院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一篇《回了个“OK”,江西一男子成了被告》文章就引发不少网友讨论。
微信回了个“OK”手势表情,男子成被告
事情是这样的,2022年12月22日,郭某某在微信上与刘某云商量其子刘某伟借款的还款事宜,郭某某发微信消息要求刘某云成为其子刘某伟借款事务的债务担保人,对此消息刘某云于12月24日(两天后)回了一个“OK”的微信表情手势。
后因借款人刘某伟并未偿还有关欠款,郭某某于2023年1月6日,将刘某伟(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和其父亲刘某云以逾期未归还债务为由,一同告上了法院,要求其承担本金159118.4元和利息7907.88元的还款责任。
审理过程中,刘某云对原告提出的其作为刘某伟债务担保人的事实提出异议,认为其回复“OK”微信表情手势是在两三天后,没有义务偿还其子刘某伟向原告郭某某借的欠款。
而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刘某云对原告要求其作为被告刘某伟借款事务的债务担保人的微信消息回复“OK”微信表情手势,表明其同意作为此笔债务的担保人,其有义务在被告刘某伟逾期未偿还借款时承担借款偿还责任。
最终,双方同意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刘某云与被告刘某伟共同承担还款责任,并在约定期限内偿还原告郭某某相关借款。
表情符号成为“呈堂证供” 网友热议
在这起案件中,男子因回了个表情符号成为了“呈堂证供”。
对于,发送“OK”表情是否在表达“同意”的意思,不同网友,甚至是各地法院都持不同意见,存在一定的争议性。
有部分网友与法院认为,表情符号是辅助表达心情、情感和想法的可视化图像,不能仅凭表情符号而认定为法律意义上的承诺。因此,如果没有认定当事人发送的“OK”表情就是同意之意。
还有部分网友与法院认为,根据日常交流习惯和聊天语境,当事人发送的“OK”表情符号应视为对对方请求的同意,并可以据此作出裁判。
法院则提醒,在日常网络社交聊天中,涉及法律权利义务时,应尽量使用文字形式进行表达,或者选择不容易引起歧义的表情符号,以明确自身真实意思,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纠纷。同时,注意对相关聊天记录进行留存,便于在纠纷发生后用于维权举证。
对于表情符号成为案件的“呈堂证供”,你觉得合理吗?留言一起来聊聊吧。